塑料瓶,是日常生活中再也常见不过的日用品。在完成了其既定使命——装水之后,大多数瓶子的归属是被投入垃圾桶。然而,能否通过设计的方式开启它们的“第二次生命”,把它们变得艺术起来,甚至成为木偶剧中的主角?来自成都的大城小村社会创新工作室(以下称“大城小村”)团队的“麓湖瓶子银行”零废弃艺术社区计划就做了这样一件事。
在上个月揭晓的2024深圳环球设计大奖“鲲鹏奖”中,该项目获得了“可持续发展特别奖”。该奖项的设置初衷,是为引导设计师更加关注社会公益与未来发展,推动设计产业与可持续发展的深度融合。
为什么选择“瓶子银行”作为切口?艺术在项目中扮演了何种角色?与传统的单向知识输出乃至说教相比,通过带有创意的设计方式,又能够与在地居民产生怎样的“化学反应”?
围绕上述话题,《》记者对话大城小村主理人李棣,揭秘在麓湖公园社区开展的“麓湖瓶子银行”,如何在社区营造中通过设计的方式,让抽象的可持续发展概念落地。
小瓶子,大联动
粗看“瓶子银行”四个字,“瓶子”容易理解,“银行”也容易理解,但把这两个名字组合在一起,具体指的又是什么?
先从“瓶子”开始。“瓶子是最好做的,”李棣告诉记者,在以艺术的方式推动可持续发展上,一方面,瓶子伸手可得、方便利用;另一方面,瓶子的可塑性强,能够由此创作出丰富多样的东西。
比如,在“麓湖瓶子银行”中,参与者可以通过绘画、手工等多种创作手法,结合不同的主题对瓶子进行再创作。在项目的结尾,瓶子木偶剧成为重磅收官作品,“我们的每个瓶子都是以(社区)居民为原型来做的。”
而这个“银行”非彼“银行”,更多是取银行的引申含义,“把瓶子带过来,我们会给你反馈。”
这里的“反馈”可以是把瓶子转变为艺术品,也可以是参加更多活动的机会。目前,项目也引入了积分的方式并在逐步推进,在未来有望和社区更多商户进行联动,比如用积分换取某些特定商品。
在理解“麓湖瓶子银行”时,“小朋友”是其中的关键词。而这源于大城小村在项目开展时曾面临的一个窘境,以及随之而来的一个察觉。
窘境是,如果要单独请“大朋友”出来参加活动,实在并非一件易事。一般来说,在面对陌生的“瓶子银行”时,“大朋友”不会轻易做出行动。
“后来我们发现,小朋友是特别容易带动一个家庭出来的。只要小朋友出来了,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就会跟着出来。”李棣说。
从这个角度出发,“麓湖瓶子银行”中的瓶子木偶剧无疑在某种程度上演化成一种更适合家庭参与的亲子活动。
因此,瓶子木偶剧既用回收的瓶子做了艺术创作,又可以简化表演的难度,让故事更加通俗易懂。
更为重要的是,剧中的故事原型其实就是麓湖的居民,一方面能够加强居民的获得感,另一方面也能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在居民——特别是小朋友中传播环保的理念。
事实上,“麓湖瓶子银行”还展现出社区营造项目的“链接性”:通过一个小的切口实现更多项目的联动。
比如,瓶子木偶剧的剧本由附近学校专注儿童戏剧的老师来负责;项目本身还会与堆肥、植物研学等项目产生联动,“第一,我们可以把环保故事编到木偶剧里;第二,可废弃物也可以直接变成可用的物料。”李棣说。
把抽象的环保概念落地
“我们希望把环保的理念落地到生活当中,”李棣表示,“麓湖瓶子银行”希望达到的效果是,通过创造生活场景,将更多以单向知识输出乃至说教传递环保理念的方式,转变为主动将艺术融入居民生活。“这样大家接受起来更加简单,也会意识到:原来在身边,我就可以随时做这样的事情。”
据他介绍,“麓湖瓶子银行”去年一共回收改造了一千多个瓶子,参与的小朋友有一两百人,背后带动的还有上百位家长,“刚开始是让小朋友带家长出来,后来家长也开始自己出来了。”
一个显著的变化是,今年项目在发起时,不少人选择了主动报名。
在今年,项目还将迎来一次升级,通过参访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和艺术工作坊,探索更多可持续材料的再利用方式和可持续生活的可能性。
就材料而言,除了瓶子以外,社区纸板、轮胎今年也将被列入“改造清单”,未来可能还会有废铁等材料。
在李棣看来,“麓湖瓶子银行”的意义更多在于传递一种“尽量把身边的东西利用起来”的价值观。
面对项目究竟能够产生多少实际环保效应的疑问,李棣表示,项目本身不是一个纯粹的回收项目,“如果我真的要去研究回收数量的话,我可能会走科技这条线。”
作为一个孵化于麓湖公园社区的项目,大城小村也希望“麓湖瓶子银行”能够从现在的社区出发,在项目内容逐渐得到丰富的同时,走到更多的社区,“成为全区,甚至是全市的一个共同品牌。”李棣说。
他坦言,面对上述的目标,项目本身还面临着社会影响力不够、专业人才缺乏、经费紧张等三大问题,但好在探索依旧在继续,并且规模也在逐渐扩大。
而这也恰好是在成都这座以包容和开放著称的城市里,通过设计的方式做社区营造的一大优势之一,“像我们这比较年轻的团队昭通股票配资,麓湖公园社区愿意给机会让我们去做。我觉得这是成都一个非常大的优势,愿意给青年人机会去试错,去尝试新的方法来做事情。”